查看原文
其他

马拉松不要再等了,可退而求其次,多做减法

江湖马拉松 马拉松江湖 2023-07-25

时下,马拉松能不能办,谁说了算?主管部门、各地政府、运营商、跑者……都有发言权,都得看疫情。

值得欣慰的是,在各地的雷霆手段下,国内这一波疫情看上去基本算控制住了。本土病例8月21日4例、22日0例,23日1例。各地封控管理区域纷纷解封,进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。

截止24日9:00,国内有4个高风险地区、54个中风险地区、4个重点关注地区。相信随着时间推移,这些数字都会急速下降的。

8月份就快要结束了,今年留给马拉松的时间不多了。连日来,也有一些赛事相继确定赛期,准备启动,不过,那些大城市马和顶级赛事尚未有消息。

很多地方其实都在观望,比如省内的,就等着省会城市马能启动,然后自己也好跟随;这些省会城市呢,却在等着看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的消息,大家的等待中,时间在流逝……




借 鉴 港 马




疫情前的港马,是比国内任何一场马拉松规模都要大的赛事。2020港马因疫情取消,其报名时规模为78070人。

今年港马已确定10月24日开跑,赛事规模减至18500人。在防疫措施上,接种疫苗和核酸检测均有严格要求。

实质上,今年港马已演化为一场香港人的马拉松。像国内跑者想去参加,时间成本太大,基本不可能的。

疫情下办赛,港马无论是规模的调整,还是防疫措施的严厉,都是理智的、明智的,值得国内赛事借鉴。

国内赛事,基本还是“正常化”。比如已经启动的哈尔滨马,30000人;绍兴马,25000人;太原马,35000人。


在522惨剧之后,国内大型马拉松尚未举办过一场,报了名的,也都延期了。而动辄30000人规模,在当前大环境下,各方面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。

毕竟不是常态下,而是疫情风险下的办赛。不宜像以往那样,追求赛事高大上,凸显影响力。大家需要明白,任何一场赛事,都会随时因疫情原因而被临时叫停的。

与其冒着极大的风险,何如后退一步,不是也能海阔天空?

缩减赛事规模、加强防疫措施,这才是马拉松在疫情下正确的生存状态。不能添乱,要在纷杂的大环境中,自我调整,觅得生存之隅。

现在谈的是生存,不是发展。不合适宜,只会适得其反。




回 归 本 质




疫情重创着马拉松产业,关键是,大家还看不到头。这时,最重要的是活下去。

马拉松需要直面疫情,调整自己的办赛思路。要有大局观,得替整个社会、赛事主办方着想。

这是前提,在疫情没有彻底过去之时,马拉松要管控好自身的风险。缩减规模、本地跑者为主,无疑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赛事举行。

特殊时期,北马以北京跑者为主,上马以上海跑者为主,广马以广州(广东)跑者为主,相信大家也能够理解。重要的是,马拉松还在,而不是战战兢兢、如履薄冰在等待着。很多赛事都是,等着等着,就没了。

马拉松若能拿出疫情下自己办赛的新方案,缓解各地主办方的压力,才有可能进入实际操作层面。这可能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出面,需要整个行业的自律、配合。


这些年国内马拉松能够井喷式发展,与我们赋予马拉松更多的功能有关,体育+、旅游+、互联网+,让马拉松这个载体无所不有、无所不能了。当面临困境时,马拉松是该褪去这些华丽的外衣,看清自己:就是一跑步活动!

一年多了,新冠肺炎还是没有特效药,最靠得住的是免疫力。免疫力哪来?最简单的,不外乎去跑个步,出出汗。有个比赛,能激励大家常跑步、多锻炼。

马拉松需要找到自己在疫情下的最大价值,弱化一切健康之外的附加值。

此时的马拉松,不需要出彩,更需要大胆做减法,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防控上的压力,一些所谓的增值服务,均可暂时摒弃,待捱过这最艰难的时刻,终有回归之时。

比赛能有,才是根本;马拉松行业还活着,比什么都重要。


>>>点击更多精彩<<<

南京马为什么不开标,怕什么?

钟南山院士为这个活动鸣枪发令

马拉松招标中的那些“江湖”

珠江文体与新中体“舞剑”,意在广马? 

港马有动静了,对内地赛事有什么启示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